老中医的特效秘方治疗了几百例,均全部治愈,随访少有复发
糖尿病(三消)方糖尿病治疗,余常用自拟三消降糖饮。组成:葛根15克,天花粉30克,生地15克,山萸肉9克,丹皮9克,山药30克,茯苓15克,泽泻12克,玄参24克,石斛12克,扁豆18克,五倍子6克。每天一剂,水煎服。加减:上消(肺消):燥渴多饮,口干舌燥,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数。此属热伤肺津,阴液耗损,治当清热生津止渴。加麦冬30克,花粉加至100克,玄参加至60克。中消(胃消):消谷善饥,大便秘结,形体消瘦,舌苔黄燥,脉滑数有力。乃阳明热盛,大肠失濡,治宜清胃泻火,养阴保津。加石膏200克,生地加至100克,大黄9克。下消(肾消):小便频数量多,头晕目眩,口干渴饮,有时小便如脂膏,舌红,脉沉细数。缘精气亏虚,肾阴被耗,治以滋阴固肾,加枸杞子30克,生地易熟地30克。三消症状控制后,滋阴腻滞之味当酌减,否则又会出现暂时性的湿困胃阳,而致腹满厌食。若已厌食,可加生姜、苍术、陈皮等,若体质太虚,可加党参,黄芪等。并发症的治疗:1、皮肤生疮:加银花60克,蒲公英30克。2、腹泻:加黄芪30克,升麻5克,陈皮15克。3、高血压:加杜仲15克,牛膝12克。4、低血压:加红参10克。5、浮肿:加冬瓜皮60克。6、皮肤瘙痒:加苍耳子9克,地骨皮15克。7、夜盲:加沙苑子10克,草决明10克。运用上达方药经治百例糖尿患者,疗程短者20天,长者半年,绝大多数获得良效。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率为100%三味定痛散 【处方】全蝎、僵蚕、白附子各10克。 【用法处方】上药研末,分成10包,每次服用1包,每日1-2次,饭后黄酒服用,10日为一个疗程。 【疗效】治疗27例,均全部治愈,治愈率为100%,随访1年仅有1例复发,仍用上方治疗1个疗程而治愈 【来源】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.3.17 三叉神经痛治疗134例【处方】 马钱子30克,川乌、草乌、乳香、没药各15克。 【制用法】上药共研末,用香油、清凉油各适量调成糊状敷贴患处太阳穴、下关、颊车或阿是穴,每次取1-2穴,2天一换,3--4贴可治愈。 【疗效】治疗134例,痊愈98例,好转36例,总有效率为100%,本药有毒,切忌入口。一个专治皮肤病的奇方配方:黄连10克,黄柏10,血竭10,儿茶10,蛇床子20,青黛10,冰片20,麝香1.5(人工的代)用法:前五味共研末,再加青黛同研,最后放入冰片,麝香研匀,密封储存,用时以鸡蛋黄油调糊,先以生理盐水清洗患处,尽量去掉脓痂之类的,擦干,涂药不必包扎,干燥以后再涂,每天3-4次,一般5-7天即愈。主治:一切湿热疮毒经久不愈的疾病,如:天胞疮,脓包疮,顽固性湿疹,秃疮,湿性牛皮鲜等等。“犀泽汤”治慢性乙肝【组成】广犀角(锉末吞服)3克,泽兰15克,苍术9克,四川金钱草30克,土茯苓30克,平地木30克,败酱草15克。【用法】水煎服。【功效】清营泻热,祛湿解毒,开郁通络。【加减】湿热胶结,气、营分同病,见脘腹、胁肋胀痛,恶心呕吐,可加沉香曲、川楝子、大腹皮、枳实、广木香、姜半夏、陈皮等辛开之品;血络淤滞较甚而出现右胁刺痛,牙龈出血,舌质紫气,宜加丹参、桃仁、郁金、红花、赤芍、延胡索、三棱、莪术等通络之药;湿甚于热,以神疲肢重,不思饮食,溲混浊,大便溏而不畅为主者,配以藿香、佩兰、猪苓、茯苓、生薏苡仁、泽泻、木通等化湿利水之类;热甚于湿,以发热不退,心烦易怒,目赤口苦,齿龈出血鲜红,大便干结为主者,加入银花、黑山栀、夏枯草、蒲公英、连翘等辛凉泻热之类,热毒甚者则选用白花蛇舌草、龙葵、蜀羊泉、蛇石打穿、半枝莲、七叶一枝花(重楼)等清热解毒之类。有部分慢性乙肝患者经用犀泽汤治疗,病情好转,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,但停药后旋即病情反复,这是因为病情初愈,湿热还没有清尽,骤然停药会导致病毒死灰复燃,故应在疾病初愈后继续用药1~2月,或以犀泽汤(【组成】广犀角45克,泽兰60克,苍术45克,平地木60克,败酱草60克,银花60克,北沙参60克,夏枯草60克,白术60克,白芍60克,蒲公英60克,薏苡仁60克,天花粉60克,丹参60克【用法】上共研细末,水泛为丸,每服6克,每日3次。) 化裁,改制成丸剂服用,以巩固疗效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